浏览次数:5 日期:2025/8/25 14:14:08
第二条 途中因故障或其他原因停放在车站(专用线)的机车,乘务员必须做好防溜工作。因机车设备故障,不能保证机车有效制动时,应采取铁鞋(手制动机或停放制动)防溜,鞋尖应紧贴车轮踏面,牢靠固定;撤除防溜前,应保证机车可靠制动。
第三条 机车在机务本段或折返段内停留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用机车在整备线停留时,由到达机车司机负责机车防溜工作。施行单阀制动,机车制动缸压力不低于300kPa,机车总风缸压力不低于700kPa,锁好门、窗,电力机车降下受电弓,并在机车出库方向左侧1、2轮下对向放置铁鞋牢靠固定。
(二)备用机车由外勤司机负责机车防溜工作,在机车出库方向1、2轮下对向放置铁鞋牢靠固定。同一股道停放的机车,必须连挂在一起,并在两端机车的的出库方向1、2轮下对向放置铁鞋牢靠固定。
第四条 区间停车时的防溜安全卡控措施
(一)区间被迫停车或遇有砂害、雪害等自然灾害,乘务员处理故障或协助清除路障时,司机必须留守机车,列车管减压100kPa以上,保证全列车处于制动状态。
(二)货物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不能继续运行时,除按《运规》相关规定办理外,遇机车自动制动机发生故障,司机应组织乘务人员按照《行规》要求从下坡方面起,拧紧规定数量的人力制动机。
(三)列车分部运行时,司机应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前方站和列车调度员,并做好遗留车辆的防溜和防护工作,方可牵引前部车辆运行至前方站。返回区间挂取遗留车辆时,连挂妥当后,由防护人员协助乘务员撤除防溜措施。
第五条 双机牵引出库前连挂妥当,需要连结风管,双机都应按规定进行制动机试验。
第六条 多台机车出入段、在段内移动、转线等作业,需要连结风管,摘开机车前,由本务司机通知重联司机实行机车制动,前后机车司机均实行单阀制动,机车闸缸压力保持300kPa。遇无制动力机车时应设置铁鞋防溜,无动力机车特殊情况下需恢复有动力状态摘解时,应在摘解作业前拧紧手制动机、投入停放制动、设置铁鞋防溜。
第七条 换端作业时,司机使用自阀制动、确认机车制动缸压力不低于300kPa后开始换端,副司机在本端监护,发现机车溜逸立即采取制动措施。换端后使用单阀进行制动机试验,试验时制动缸压力不得低于50kPa。
第八条 调车作业摘车时,必须停妥,应将制动阀手柄置于紧急制动位,采取防溜措施后,方可摘开车钩。挂车时,没有连挂妥当,不得撤除防溜措施。调车作业中,按规定连接车辆制动软管后,应进行自动制动机简略试验,检查确认制动主管贯通状态。
第九条 使用转车盘转向时,机车进入转车线停妥后保持制动缸压力不低于300kPa,并设置铁鞋防溜。完成转向后按照现场指挥人指示撤除铁鞋。
机车防溜事故机车防溜事故是指因机车未采取有效防溜措施或防溜措施失效,导致机车在停留状态下发生溜逸,进而引发碰撞、脱轨等安全事故的情况。此类事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及行车中断等严重后果。以下是相关事故案例及防范要点:
典型案例
2016年太原局皇后园站机车溜逸事故:2016年1月27日,太原局机车在站内因总风缸、制动缸漏风,司机操作不当,导致机车溜逸越过出站信号机4米。事故暴露出防溜措施执行不严格、司机作业规范不到位等问题。
2023年黑龙江北黑线列车脱轨事故:2023年10月15日,施工工程车辆在超过6‰坡度的线路上无动力停留,未按规定采取防溜措施,溜逸后与旅客列车相撞,导致机车及多辆车辆脱轨。
事故原因
防溜措施执行不到位:如未按规定拧紧人力制动机、未放置铁鞋或防溜枕木,或防溜器具使用不当。
设备故障:制动系统失效、风缸漏风等导致机车制动能力丧失。
作业违规:司机换端作业时操作不规范,未保持机车制动状态;调车作业中摘挂车未按规定采取防溜措施。
管理缺失: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失控,对违规行为未及时纠正;车站对停留车辆防溜检查不到位。
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防溜规定
停留机车需采取双防溜措施(如拧紧人力制动机+铁鞋),在超过6‰坡度的线路上禁止无动力停留。
调车作业摘车前必须停妥并采取防溜,挂车前不得撤除防溜。
加强设备检查维护
定期检查制动系统、风缸、铁鞋等防溜设备,确保性能良好。
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修复,禁止故障机车停留。
规范作业流程
换端作业时,司机须使机车处于制动状态,制动缸压力不低于300kPa。
调车作业中按规定连接制动软管并进行简略试验,确保制动贯通。
强化安全管理
车站、机务段加强防溜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利用LKJ数据分析等手段监督作业规范。
施工单位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定,对停留车辆专人值守。
机车防溜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中之重,需全员严格执行制度,杜绝违规操作,确保行车安全。